企業概況(由AIBKO整理) 20241024 08:00 更新
財團法人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成立於民國88年,是一家致力於服務弱勢族群的慈善基金會。公司主要經營著多項社會福利事業,包括復康巴士服務、重障養護中心、綜合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輔具資源中心以及復健水療服務等。公司的使命是提供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全方位的支援與服務,讓他們能夠享有平等的生活品質。
公司的主要服務項目包括復康巴士服務,提供無障礙小型巴士直接到宅接送身心障礙者,解決他們的就醫、就養與就業交通需求。此外,公司還經營重障養護中心,為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提供全日養護服務,包括生理照顧和活動治療等。另外,公司也提供綜合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包括社區講座、諮詢轉介、模擬體驗和校園巡迴等活動,促進身心障礙者的權益與福利。
此外,公司還經營輔具資源中心,提供輔具諮詢、維修、個別化設計和到宅服務,幫助身心障礙者提升生活品質和獨立生活能力。最後,公司也經營復健水療服務,提供溫水復健游泳池和水療活動,幫助身障者進行身體伸展和肌肉舒張,改善健康狀況。
未來,隨著社會對弱勢族群的關注不斷增加,公司的服務將會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認可。歡迎有需求的客戶向財團法人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提出需求,洽談合作,共同為社會福利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服務簡介
關鍵詞:基金會,復健,花蓮,身心障礙,輔具,居家無障礙
花蓮縣輔具資源中心
用心打造身障朋友的生活便利工場
便利,不一定要花大錢才可以享受得到的福利,尤其是長期生活在資源缺乏環境中的身障朋友們,只要擁有一個想像空間,一份貼心有創意的巧思,加上有一群用心為您著想的專業朋友,一個屬於身障朋友的便利生活圈將不再是夢想。
財團法人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於民國96年接受花蓮縣政府委託辦理「花蓮縣輔具資源中心」,期望藉由專業化輔具服務,例如輔具諮詢、輔具維修、輔具個別化設計、輔具媒合及便民性之到宅到點服務,提升個案生活品質與獨立生活能力,並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再者,亦期許成為縣內輔具資源整合之平台。
服務對象:
設籍花蓮縣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家屬
設籍花蓮縣之年滿65歲以上之民眾
花蓮縣內各身障、老人照顧機構
服務時間:
週一至週五AM08:00~AM12:00、PM13:00~PM17:30
週六(單數週) AM08:00~AM12:00
服務項目:
輔具諮詢、輔具評估、輔具維修、輔具媒合、輔具個別化再設計、到宅服務(居家無障礙環境評估、輔具評估、復健指導)、到點服務(同到宅服務內容,但須有2人以上需求方能服務)。
服務貼紙:
聯絡方式:
電話:(03)8227083分機3190~3188
專線:(03)8237331
傳真:(03)8227084
地址:花蓮市順興路3號 (花蓮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門諾基金會)
關鍵詞:身心障礙福利,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福利,權益,肢體障礙,障礙
綜合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
花蓮地區身心障礙者呈逐年增加趨勢,是全台身障人口比例第三高的縣市。由此可見,花蓮身心障礙朋友權益與福利需求相對增加。門諾基金會本於服務弱勢族群之宗旨,並承接縣府委託之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服務身心障礙者有責無旁貸的責任。透過綜合性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使身心障礙者了解自己的權益與福利,進而爭取應得之權益,促進各項社會福利資源的連結與整合。並讓社會大眾認識身心障礙之特質,進而尊重並接納身障者。
(一) 服務對象: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一般民眾。
(二) 服務內容:
1. 社區講座及活動
每月一次社區講座,提供身心障礙社會福利與權益、健康照顧等內容,幫助服務對象認識社會福利資源與權益並促進健康與生活品質。並辦理身障各種健康或休閒活動,提昇服務對象身心的健康。本服務提供身心障礙者交通服務。
2. 諮詢轉介
透過此服務疏解身心障礙者家庭與社區民眾之疑惑與困難,並結合相關福利機構專業人員,發揮轉介功能。
3. 模擬體驗
接受學校、機構與團體申請,藉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語障礙、學習障礙等不同障別的體驗,讓民眾學習接納並提供身心障礙者適當的協助。
4. 校園巡迴
提供校園巡迴宣導服務,讓國中以上學生藉由影片欣賞、身心障礙者實地分享或體驗活動等,認同身心障礙者的生命價值,並學習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
(三) 服務據點
花蓮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 〈花蓮市順興路3號〉
校園巡迴或身障體驗活動,可視申請單位需求調整服務地點。
(四) 服務專線
電話:8227083
關鍵詞:基金會,多元就業,復健水療,身心障礙,游泳池,花蓮
復健水療~水中療育 復健身心
身心障礙者在健康議題上常遭受到社會大眾的漠視及不平等對待,先天抑或後天的限制,使得他們無法如正常人般自由從事各類運動或休閒,其健康需求往往因自我受限、或照顧者的忽視而不能得到滿足。
本會於94年度承接花蓮縣溫水復健游泳池,提供身障者合適的休閒場域,並強化復健功能、推廣水療活動。訓練身障者暫時拋開對於輔具的依賴,藉助溫水及水中浮力,達到伸展肢體、舒張肌肉、改善平衡障礙等目標;輔助了一般復健環境中不易實施的訓練,而達到健康療育的效果。此外,藉助定期舉辦的水療復健營,也聯繫學員家庭,形成支持團體。
本中心亦結合游泳池周邊設施,提供身心障礙者實習就業機會,建構職場學習環境,讓身心障礙者能於支持性的環境下,學習社會技能課程。而透過開放社區使用水療設施,亦建構融合環境,使社會大眾瞭解身心障礙者,進而給予包容欣賞與互動的機會。
復健水療 服務細則
一、服務對象:
設籍花蓮縣之身心障礙者(不分障別、障度),無開放性傷口或其他法定傳染病者,以及喜愛溫水療浴之一般民眾,均可於開放時間內購票使用。
二、服務內容:
1.設施設備:大池(長泳水道15公尺、深度1.2公尺)、小池(SPA池、深度約40公分)、蒸氣室(香草藥浴男女各一間)。
2.課程訓練:每月規劃不同訓練課程可供民眾自由學習﹝請依當月櫃檯課表為準﹞,目前課程規劃計有:身心障礙游泳訓練(治療性游泳)、水中有氧體適能訓練、身障兒童水中運動課程、復健水療課程等。
◎ 門諾泳池開放時間 : 上午 5:00~ 晚間 21:00 【中場 12:00-13:00 休息】
◎【公休日 : 每月第二、四個星期一休館】
3.收費標準:
關鍵詞:交通服務,基金會,復康巴士,花蓮,身心障礙,就醫
復康巴士~復康上路,健康無誤
當各種交通工具滿足了人們豐富的需求、更多的運輸系統提供了一般民眾更多元的選擇之際。在社會的角落中,卻有著一群連外出謀生或赴醫求診都障礙、困難重重的人;他們就是生活在社會角落中的肢體障礙者。先天或後天的意外與疾病,使得肢障者不良於行,往往也連帶造成了他們在社會、經濟與生理的弱勢處境。
東台灣的身心障礙人數居全國之冠,而花蓮縣南北狹長近200公里,醫療資源集中於城鎮,聚落則分散於縱谷、海岸、與山區之間,造成城鄉資源差距;欠缺整全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更形成了本縣肢體弱勢者結構性的障礙。爰此,本會於93年承辦花蓮縣復康巴士服務,藉由加裝升降輔具的無障礙小型巴士,直接到宅接送,並在全縣設置了三處發車中心,紓解身心障礙者在「就醫」、「就養」與「就業」上的基本交通需求;進而消弭地理環境限制,打造本縣無障礙的交通廊道。
開辦至今,無論在偏遠的鄉村、部落,甚至遠在山區的產業道路上,都可以見到復康巴士穿梭奔馳的身影。除了有效滿足身心障礙者的就醫需求之外,交通服務中心更結合了復康巴士的機動性、可及性與社區性,成為「行動整合平台」;藉由傳遞捐贈物資、傳達資訊、協助資源轉介媒合等多項「交通」附加服務,將愛與關懷帶進曾經偏遠而陰暗的角落,也將肢體弱勢者載向希望與復康之路。
復康巴士 服務細則
一、服務對象:
設籍花蓮縣市,領有身心障礙手冊重度以上肢障、視障或多重障(須含肢障)之縣民。
二、服務內容:
1. 就醫、就養與就業之交通接送服務(以就醫者優先;低收入戶免費搭乘,非低收入戶者乘車費用為花蓮縣計程車公告費率之50%)。
2. 相關社會福利服務資源轉介。
關鍵詞:基金會,花蓮,身心障礙,身障,重障,重障養護,
重障養護 ~重障養護 照護身心靈
因疾病或意外所造成的身體功能受損,嚴重者甚至喪失意識、癱瘓臥床,即是「重障」失能者。在經過了醫療處置而重返家庭後,接踵而至的長期照顧往往是家庭龐大的負擔開始,對於個人或家屬、時間與經濟都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東部花蓮的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多在外地就業,老人人口比例高居全台次位,也因此造成了失能者的主要照顧者,亦多為同樣孱弱的年邁父母。
本會自88年受託於花蓮縣政府,以公設民營的辦理方式成立重障養護中心,結合了醫療、護理、物理治療與社工的專業團隊,為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提供64床的全日養護服務。
中心內除了一般的生理照顧外,更融入了多元的活動治療:如園藝、懷舊、音樂、藝術等輔助療法;目前更積極開發個案潛能,使住民在於文學創作、工藝、繪畫與電腦等個別化的創意空間中,拋開了肢體障礙的束縛,而自在遨遊於無盡的學習成就之中。
門諾重障養護中心不僅提供身障者安全的養護環境,更期待住民擁有健康身、心、靈的全人照護;在重障養護中心的每個角落,都能洋溢著溫馨、喜樂與盼望。
重障養護 服務細則
一、服務對象:
1. 設籍花蓮縣之40歲以上縣民。
2.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專人照料之重度身心障礙者。
3. 身心穩定且無以下狀況:傳染疾病、依賴呼吸器、需洗腎、氣切、精神疾病、多處或感染性傷口者。
4. 「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量表)低於25分以下者。
5. 通過縣府核定者。
二、服務內容:
1.入住之全日日常生活照顧。
2.護理專業服務:依需要制定個別化服務計劃、健康維護及協助送醫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