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概況(由AIBKO整理) 20250108 23:27 更新
登峰魚丸博物館,是一家歷史悠久的淡水特色企業,成立於五十年代初期。公司主要經營魚丸相關產品,如魚丸、魚漿創意製品等,並提供遊客體驗DIY製作魚丸的服務。公司源自於淡水當地的漁業興盛時期,隨著時代變遷,逐漸發展成為淡水地區的特色伴手禮店。
登峰魚丸博物館的主要產品包括各式魚丸、魚漿創意製品等,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滿分魚丸、創意魚板、甜不辣、鯊魚小丸子等。公司提供不同的參觀方案,包括解說介紹和DIY製作體驗,讓遊客可以親手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魚丸產品。
在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創辦人林水木先生和許炳松先生合資創立了淡水第一間魚丸店---味香魚丸店。透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公司逐漸在淡水地區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成為當地的知名特色企業。
隨著淡水地區的發展和觀光產業的興起,登峰魚丸博物館的未來前景十分看好。公司將繼續保持對傳統製作工藝的堅持,同時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歡迎有需求的客戶前來登峰魚丸博物館,體驗淡水特色美食文化,並洽談合作事宜。
服務簡介
關鍵詞:伴手禮,魚丸
魚丸、魚漿創意製品,自己親手捏出獨一無二的滿分魚丸、創意魚板、甜不辣、鯊魚小丸子…等各式有趣的魚丸體驗。
方案
內容
參觀時間
費用/人
方案A
解說介紹
約40分鐘
NTD 100元
方案B
解說介紹 + 滿分魚丸DIY
約70~90分鐘
關鍵詞:伴手禮,特產
「六月鯊,狗不拖」
你有聽過這句俗諺嗎?
對於每個土生土長的淡水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
大約在四、五十幾年前的淡水,魚獲多樣又豐富,
港口邊,動力漁船、舢舨一艘接著一艘滿載而歸;
但在當時,冷凍設備尚不普及,
只有非常昂貴的魚才能放在冰庫保存,
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
每到了六月,天氣突然炎熱了起來,
大量鯊魚捕獲回到漁港,很快就腐壞了,
就算是流浪狗也不屑吃。
關鍵詞:伴手禮,特產
開幕當天,天公不作美,
下了場大雨,沒有人來買魚丸,
所幸一直到後來,
生意漸漸步上了軌道,
才讓長時間付出的心血終於有了回報。
之後的生意漸漸穩定,
尤其每當遇到節慶,大家要拜拜、加菜,
當天魚丸的量更是供不應求。
為了早晨六點準時開賣,
要每天三四點就起來準備,
大灶燒著煤炭,油鍋一邊準備炸餛飩、魚炸、魚卷、甜不辣...
熱水也煮著魚丸、香菇丸、小魚丸、魚卷...
同時為了保持最新鮮的品質,一邊賣,一邊做,
忙個不停,才能應付川流不息的客人,
過了中午,要準備隔天的原料,
新鮮的鯊魚從淡水漁會採購回來,
去皮去內臟,整理乾淨備用,
總要忙到傍晚時分才能休息。
關鍵詞:伴手禮,特產
早期的淡水小鎮漁業興盛繁榮,
隨著港口淤積,漁業沒落,淡水港風華不再,
六十年代,原料已供不應求,多從台南、南方澳提供。
這些寧靜的老街道,是畫著歲月風霜的老人,
她靜靜的看著這一切的發生,看她繁華,看她蕭條,
她默默聆聽,保守每一個人的秘密,
她忠實記錄歷史,包容每個外地的遊人。
昔日的開創,造就現在的淡水,
捷運後,熱鬧的淡水街道,
魚丸湯小攤販比鄰而開。
現在,我們從一碗魚丸湯,
就能品嘗一甲子的滋味。
關鍵詞:特產,伴手禮
當時,一個從小在淡水長大的孩子:
林水木先生,見到此景甚有感觸。
那時候,魚丸在市面上並不普及,而且價格昂貴,
市面上也沒有專賣魚丸的店,多半都是由魚販附屬。
林先生在一次的機緣下發現了一台「水浸糕機器」,
是由當日人所留下製作蒟蒻的機器。
當時電力昂貴,林先生將機器改為煤油發動機帶動,
在碰碰聲響、眾人好奇圍觀之下,製作出第一批魚丸。
憑藉著這一台機器,
林先生與當初同時當日本兵的好友許炳松(許義)先生,
以一個月150元的租金,向媽祖廟承租了店面,
合資創立了淡水第一間的魚丸店---味香魚丸店。
一斤一斤的魚丸,包在姑婆芋的葉子裡,
用藺草捆綁繫成一包一包販售。